close

內容來自YAH信貸高雄田寮信貸OO新聞

為巴黎還是黎巴嫩祈禱?「我和你媽墜河,你先救誰」式的殘酷比較就學貸款代辦信貸年息房貸信用貸款條件信貸年息

文:何珊(筆名珊和子,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研究所陸生)

11月13日,黑色星期五,當以為可以順利度過這一天的時候,一打開微信看到在巴黎的朋友更新動態,說巴黎多處發生槍擊和爆炸事件,超過100人遭襲,死亡人數持續飆升。看到這條動態我覺得無比震驚,或許是因為事情發生在巴黎,但更是因為遭襲和死亡人數的龐大讓人難以置信。

為了證實消息又立刻打開臉書,直接被關注的台灣、香港、美國、英國等各大媒體新聞洗版。然後得到幾個在巴黎的朋友標記自己安全的臉書通知。各大社交網絡的朋友表示對巴黎的關心,#PrayForParis的祈禱文開始洗版,然後臉書好友接二連三更改法國國旗頭像。

這一系列看似順理成章的現象在不久後遭到質疑。因為,巴黎遭襲的前一天,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也發生了爆炸式襲擊,死傷人數過百,卻得到大眾媒體微不足道的關注。没有人PrayForLebanon,更没有人把頭像改成黎巴嫩國旗。就好像在法國喪失的生命比在黎巴嫩喪失的生命在全球的框架中更值得關注、更有價值一樣。

可是,關心巴黎卻忽略黎巴嫩的人們果真應該被譴責嗎?PrayForParis卻没有PrayForLebanon就可以表示兩地生命的不等價嗎?我們應該關注的,到底是大眾的跟風和偽善,還是國際媒體的失職和局限?是以巴黎作為國際大都市的現代性文化框架,還是以法國為代表之一的西方世界所主導的全球化框架?

再重新理清一下巴黎和貝魯特遭襲之後大眾媒體的反應差别。

首先,作為輾轉於中國和台灣的多數人來說,擁有巴黎朋友或者在巴黎的朋友之機率大於貝魯特,所以有更多的機會看到巴黎的消息。

其次,黎巴嫩遭襲之後,我有看到一條新聞,震驚的同時卻疑惑為何没什麼媒體在報,或者報了但是不在頭條,也没有各大媒體在臉書的洗版。而巴黎遭襲之後卻引來大眾媒體的一片轟動。

再次,巴黎的朋友可以有在臉書標記自己安全的功能,而黎巴嫩的卻没有。最後,臉書只有更改法國國旗頭像的功能卻没有更改黎巴嫩國旗的功能,當然臉友可以自發更改,但也没有非當地人在改。

PrayForParis中的多數人並不是法國人,甚至尚未在法國落腳過,是什麼讓人們產生如此大的關注?這裏存在兩個問題。首先,如果因為自己不是法國人也不在法國,所以當地之事事不關己因此不為他們祈禱,同樣因為不是黎巴嫩人也不在黎巴嫩,所以不關注當地之事,兩者平等的不受關注,這樣好像就不太會遭到質疑。

就像2008年中國汶川大地震,國內外的中國人甚至華人都為此祈禱並且捐出一份力量,而若作為外國人没有祈禱或者援助,也不會遭到指責。因此,若非自己國家或所在地之遭遇,任何的不關注都不會遭到指責。也不會有人質疑,本國人的生命和外國人的生命不等價。但如果關注了自己國家或所在地之外的A,卻忽略了BCD,就會遭到指責。

其次,今年八月的時候,泰國曼谷也發生了嚴重的爆炸事件,我有泰國朋友也發文講PrayForThailand。這個時候,如果一個非本國人做了支持的舉動,比如也發文說PrayForThailand,很可能會得到當地人的感謝甚至刮目相看。就好像若中國汶川地震之時得到外國友人的幫助,便顯得更加感激。因此,本國人關注本國的生命好像是理所當然,而外國人關注别國生命好像就是一種恩賜。

但是,當2001年美國911事件得到舉世關注之時,當今年巴黎遭襲事件也得到全球廣泛關注之時,他們並不需要向國外的人道謝或者對外國人刮目相看。就好像世界的關注焦點在西方是理所當然,而在亞洲、中東、非洲,就是一種反常。如果特别關注了,通常都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憐憫態度。

或許因為人們有更多的親友在紐約和巴黎,所以更加心繫於此,而不是黎巴嫩;或許因為巴黎的文化意涵便是浪漫、都市、現代、和平,這讓人們對巴黎的文化有更多認同,而黎巴嫩的文化意涵便是衝突、戰亂、落後,人們對此没有太多認同;也或許因為在國際大都市發生的重大事件會產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嚴重影響,甚至造成世界格局的重大轉變。無論如何,都已經顯示了西方世界在全球化之下的絕對地位。

全球化的視野,是以西方世界為中心的擴散。中國的所謂「衝出亞洲走向世界」面對的是以西方世界為主體的全球,不是以中東非洲為主體的全球;台灣的開放和自由相對應的是面對西方的開放和向西方標齊的自由;台灣經常被批判缺乏國際視野,無非是缺乏了解西方世界即時動態的驅動力,涉及西方世界格局的經濟政治合作、戰亂紛爭的新聞已經出現的時候,可能台灣人還是在關注生活中的小確幸。

誠然全球化讓人們知道本國以外的事情,讓跨國、移民、民族種族散居、多元化多樣化成為可能,以上的現象也證明全球化是有其中心的,不幸的是,其中心並不在每一個國家和每一個民族。

理論上來講,人類生命的本質是平等的,因為任何人終究逃不過一死。但是具體於個體上,對每個個體來說,每個生命的重要程度是有差别的,如果一定要殘酷比較的話。「我和你媽墜河,你先救誰」的老哏,其實就是在逼迫個體對其更重要的生命作出選擇,這本身無疑是殘酷的事。

問題是,有些時候,人們不得不作出選擇。同一個時間,是點擊這條新聞還是那條,是PrayForParis還是PrayForLebanon,是選擇去西方旅行生活或移民還是選擇去亞洲、中東和非洲。但是仍然值得相信的是,如果有一個生命不幸的消逝在一個人面前,此時此刻此地,他的悲傷程度不會視逝去生命之人的種族、民族和國籍而有差别。
也許你還會想看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為巴黎還是黎巴嫩祈禱我和你媽墜河,你先救誰式的殘酷比較-11193657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nyca63 的頭像
    tonyca63

    台灣痞客?

    tonyca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